1963年8月28日,也就是50年前的今天,马丁路德金发表了题为“I have a dream”(我有一个梦想)的著名演讲。
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已部分实现了。让我们继续梦想,去迎接一个没有战争和贫乏的世界,愿真爱合一与人类大家庭早日实现。
“在我们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,切不要错误行事导致犯罪。我们切不要吞饮仇恨辛酸的苦酒,来解除对于自由的饮渴。“
”我们应该永远得体地、纪律严明地进行斗争。我们不能容许我们富有创造性的抗议沦为暴力行动。我们应该不断升华到用灵魂力量对付肉体力量的崇高境界。”
Wednesday, August 28, 2013
Wednesday, August 14, 2013
西方哲学与东方圣贤
西方哲学归根到底是理性和逻辑思辨的产物,而东方圣贤如佛陀老子所讲的,多是关于“道”——那是属于另一块领域,更接近不可言说的内在经验。
思想或逻辑思辨是人的“头脑”的产物,是描述和研究物理世界(时间空间)的利器,依靠分析和归纳,可依次递进地建立一个坚实大厦。现代科学技术便是其成就。莱布尼茨曾想用数理逻辑建立他的哲学大厦,然后哲学就一劳永逸地“自动化”了,这想法很奇妙,也不是没有根据的。
而内在经验则显得远为复杂。因为它的对象是精神现象,还有无属性无定义的绝对存在。其方法也很特别:不是靠实验和分析,而是在无为的静默中“偶然”得到。看到一幅画、可能勾起你的忧伤回忆;听到一首歌,能让你平静安详;见到一个人,令你高兴快乐。你简直无法靠逻辑思维分析这一切,你很难用严格的哲学语言描述这类内在经验。当你企图了解它们,或者探讨生命的道,东方圣贤叫你放弃思想进入静默。
能不能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原理评判以下对话?
问:何为禅?
答:二斤麻。
又问:何为佛?
答:狗屎撅。
答案显然是“否”,西方哲学对此无能为力。以上对话的答者并非不懂逻辑,他只是感到逻辑思辨在这里是无用的,他没法用逻辑语言来描述他的内在经验,故作启发式教育。必要时还拿个棒槌击打一下听者的脑袋。这在西方哲学上是不可思议的。
而对话的听者对回答的理解可能千差万别,但没有(语意上的)对错可以判定。差别仅仅是听了以后有的悟了,有的没悟。
佛与老子不是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家,因为他们的趣味不在逻辑思辨上。
我以为那些指向绝对的东西,如佛经道德经等,其实是类似于二斤麻和狗屎撅的路标、垫脚石;它们在语言上的精确性似乎并不十分重要,重要的是在听者心中引起的回响;与西方的思辨哲学相比,它们处理更为本源和纯粹的事情。
Thursday, August 8, 2013
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

——【《庄子•大宗师》】
两条鱼被困在车辙里面,为了生存,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。这样的情景也许令人感动,但是,这样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正常的,甚至是无奈的。对于鱼儿而言,最理想的情况是,海水终于漫上来,两条鱼也终于要回到属于它们自己的天地,最后,他们,相忘于江湖。在自己最适宜的地方,快乐的生活,忘记对方,也忘记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。
能够忘记的鱼,或许是最快乐的。而如果有其中一条鱼不能忘记呢?对于人,对于感情或许也是如此吧。
相濡以沫,有时是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无奈。“相濡以沫”,或许令人感动;而“相忘于江湖”则是一种境界,或许更需要坦荡、淡泊的心境吧。能够忘记,能够放弃,也是一种幸福。泉水就要干涸了,为了生存,两条小鱼彼此用嘴里的唾沫来喂养对方,但是,与其这样,还不如在江湖之中畅游,忘记对方的存在。
(摘自“感悟十条触动心弦的古诗词” by 手机上网@teatime@WXC)
Saturday, August 3, 2013
博导和幼师
—— 从佛陀、老子看耶稣的传道
一个具有高明学识的人,能做好名校教授和博士导师,却未必能在脏区烂校作好一名管“坏孩子”的普通教师或者幼教。
如果看佛陀如博导,那么耶稣则甚似一个杰出的幼师。
我虽热爱平静慈悲的佛陀,却更崇敬付出重大牺牲的耶稣,因为耶稣选择了困难。
对以色列那样靠勇力互相征服互相残杀的游牧部落来说,耶稣的道是超前的。尽管耶稣尽力简化、给予方便,这些“坏孩子”还是不能明白, 甚至就连耶稣的弟子们也总是不明白,就在耶稣受难前后他们还常常犯傻。福音书所记录耶稣的言行,他的弟子们自己也未必理解。
释迦牟尼选了个好地方,因为那里许多人选择追求真理,人们需要他。人们金砖铺地邀请如来讲学。他的徒弟几乎都是罗汉和菩萨。
老子选了个好地方,因为那里的人具有接受启示的心,中国人几乎个个都是哲学家,他们需要最高明的哲学。经不住函谷关的官员软磨硬泡——人家仪仗队接送,老人家写几笔交差,后辈对此文此人敬若神明。
再看看耶稣挑的那地儿——那是让如来和老子们光听见就怵头的地方。那里住着一群迷信、野蛮、动不动就拿石头砸人的牧民和果农。他们悲伤绝望、痛苦挣扎,他们离真理越来越远却毫不知晓。他们最需要救赎,却想不到去寻求,因他们自以为神就是自己的亲爹、而不是其他人类的爹。耶稣去找他们,是为安慰那里最痛苦的人。有人攻击耶稣说他专跟税吏妓女们混在一起,也有人称耶稣为罪人的救赎者。是的,耶稣的确注重帮助那些为人所轻视的、问题比较多的人。
如来轻言细语说“须菩提、汝当谛听”,当时静得连颗针掉地上都能发出雷声,那须菩提可是菩萨级的大智慧啊!对比之下,耶稣对他的那些乱哄哄的人,却不得不大喊大叫:“有耳的就要听!”嗓子都叫哑了、声音被淹没在人欲喧嚣之中。
老子口里念念“道可道、非常道”,高屋建瓴;耶稣却不得不耐心从基本讲起:“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,你们尚且不信,若说天上的事,如何能信呢?”口角都磨出了血泡。
佛陀对求道最高境界的描述是不住于相、不住于法和非法,试问你能跟以色列人讲这些吗?你那是找砸!耶稣不找砸,他說:凡祈求就得著, 尋找的就尋見,叩門的就給他開門。运用旧约的调调表达求道初期应有的执着。
耶稣怎么解说“活在当下”?耶稣说:扶着犁头朝后看的,不能进天国。耶稣还说:所以我告诉你们,不要为生命忧虑,吃什么,喝什么。为身体忧虑,穿什么。生命不胜於饮食麽,身体不胜於衣裳么?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,也不种,也不收,也不积蓄在仓里,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他。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么?
煞费苦心啊!
为了救助这群人,耶稣有时扮城管砸小摊,忽而逞辩才救死囚妇女,行了这么多神迹,还要被钉死,一般人看来实在太冤!更冤的是,身后要为那群选民所干的坏事背黑锅,一背就是两千年,真是难为了耶稣!
地藏王菩萨说,我不下地狱,谁下地狱?韦陀菩萨也发愿,不度完一切生灵誓不成佛。耶稣好像没说什么高言大志的话,但是他真的去做了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