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犯了错常常放不下。
第一种放不下,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错。若是两人吵架,则你来我往、兵来将挡,往往陷于口角之争。这时我们大都不在乎事情的对错,而更在乎辩论的输赢。

第二种放不下,是往死里钻。一旦认识到自己有错了,又有了一大堆纠结:为什么错啊,错到哪啊,怎么才能不错啊,好没面子啊,真不该错啊...不死才怪了。
请大家就“如何对待自己的错”发表自己的评论。
(以下是讨论)
============
John:
处处陷阱、地雷密布。谁不怕死先上!
所以此题极易引起无谓牺牲。这不,还没开始我就又想起「列宁在十月」攻打冬宫时一句台词:"小姐们都晕过去了!"----吓的。
Yuming:
既然小姐们都晕过去了,那只好让列宁同志先走啦。
当兄嗅到这里“处处陷阱、地雷密布”的危险时,让我们注视一下这个念头:
为什么危险?——答不好可能对自己麻烦。
对谁危险?——“担心”对自己不利。
危险的结果是什么?——丢面子、留辫子。
谁会损失?——“自己”,也就是那个小我。
全是为了保护那个“自己”,或者“自我”(EGO)。
关于自我,这是个很大的题目、以后可以详细讨论。我认为整个圣经,基本是关于纠正“自我”这个不正确的幻觉。
面对自己的错误时两种放不下,说到底,都是放不下面子。更本质一点,是放不下“自我”这个根深蒂固的错误影子。
我们从一生下来起,就开始建立一个“自我”。直到现在,我们的一切还是在小心翼翼地保护那个自我。“自我”是个充满恐惧的怪兽,表现在它害怕失去生命,以及附加在生命上的一切。为了排除这种恐惧,它贪婪地想要得到一切可能和不可能得到的东西,如财富、名誉、情感、知识以及寿命等。它让我们充满了焦虑。
在自己做错事的时候,在讨论问题的时候,在听别人批评的时候,如果我们能够不带个人的观点和成见,如果我们试试仅站在耶稣基督的立场上(这就是放下自我),你将会发现神奇的现象发生。
你会发现你的纠结减少了,你的心情平静了,你的敌人也消失了。
人常说生活大小事处处有道,所以基督徒能抬头低头处处望见神 (而不是地雷 :)。
Yuming:
因为题目太大、我的陈述太简,所以听起来比较“空”。你要是用一页纸把圣经总结一下,相信也会遇到同样的困难——不可能太实在。
要说实在,市面上实在的东西很多,实在的东西往往很具体。如怎样体谅人,怎样了解人,怎样控制情绪,怎样保持快乐,怎样度过危机,怎样这样,怎样那样。。。不一而足,维持着人生指南们的生计。
不知你注意到没有,实在的东西也有一些问题。第一、越实在的东西是适用范围就越窄。第二是具体的东西常常难以坚持、容易遗忘。
原因是,没有进入生命的思想、概念,比较难以保持、难以把握、易于遗忘。就像以色列人,光靠遵守各种严格的、实在的形式来敬拜神是不够的。他们的每每悖逆,就从一个角度说明了这个问题。
John:
诚如斯言。所以唯有圣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,其永恒性千百年来一而再地呼唤着我们!
Yuming:
没有进入生命的圣经,则只是一本故事书加上一堆教条。圣经不是真理本身(否则我们拥有一本圣经、就高枕无忧地拥有了真理和生命,那是不可能的)。圣经只是指向真理的路标,只有朝着所指的方向行,路标才有意义。
所以读圣经、要领会其精神。万万避免用圣经的文字做攻防游戏。
John:
圣经或只是被当作教条自欺欺人,那也是人自己的问题。以John不能奏出月光奏鸣曲,从而怀疑贝多芬无与伦比的美妙音乐实在荒唐!圣经的绝对性及超验性正是其神性的体现。
Yuming:
对一个聋子来说,月光奏鸣曲的确毫无美感。对一个只能背诵路标、或断章取义拿字句杀人的人来说,圣经不但失去了效用、甚至可能产生副作用——看看历史就知道了。
恐惧是恶魔的作为、是撒旦控制人们的主要手段。人类的罪就从恐惧开始。。。总的来说讨论很好。总结一下:1、足够重视形而上;2、圣经是用来指路的。
John:
補充兩點:
恐懼是罪的結果,請參見創世紀第三章。
聖經也是靈糧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